Nov 13, 2015

評論之二三事

隨著馬習會過去,獨立評論@天下的撤文煙硝似乎也不再被提起了。那時,平台方未與作者黃丞儀討論便將他甫刊出的文章〈立法院應即彈劾馬總統〉緊急下架,引起撻伐,連串的專欄作者公開聲明退出平台、撤下過去所有文章。張娟芬老師在群組信裡開第一槍,瀟灑告別,以表立場,看到瞬間我也好想學她就這麼帥氣喊退。可是接著,又看見已經非常久沒刊出評論文章、久到我都忘了有獨評專欄的學者跟進,我不禁想:這對早已無心發表的人來說,是不是只是個「完美的契機」?於是猶豫起來。

想了又想,要消除過去的文章,還是有點捨不得,即使這麼說有點敝帚自珍的味道。我不是已立一家之言的專家學者,當初應何榮幸大哥之邀接下專欄,是因為人在美國,有幾年報導與寫作經驗,而有幸得到機會書寫我在紐約的一些社會觀察。這對我而言是初試啼聲,也是梳理自己想法的契機,更感謝獨評給我的包容,讓我想寫什麼都能自由揮灑,即使時常思考不夠縝密、有時回頭看過去的文章感到汗顏,至少在每個當下都努力釐清脈絡,與讀者對話。試著把複雜的事情用淺顯的文字道出,但又不能流於空泛,這並不容易,說實話,我沒滿意過自己的成品,但願在這近兩年來兩週一次的寫作中,也有了些成長。

而正是這份「不足」的體認,令我這三個月來不再動筆。三個月前頭一次曠稿,那天寫的是敘利亞戰爭反映出的國際問題,關於介入與不介入的觀點爭辯。交稿期限時,其實文章已近完成,但無意間看到端傳媒上一篇寫得鞭辟入裡的學者評論,同樣的主題,近似的論點,我一時間就失去完成自己文章的企圖了。想說的,他都說完了,而且說得比我好太多。

於是停了筆,停下來想,我到底為何而寫?為何而評?這個社會需要我的觀點嗎?有時明知是與主流認知/價值觀背道而馳的論點,但正因感到所謂主流的扭曲與輕率,而覺得必須提出;更多時候,評論像是嘔吐物,只因想法積在胸中,不吐不快。獨立評論的好處在於讀者群的複雜性,譬如寫了很左的文章,在這裡可以被很右的人看到。被罵也無妨,每個讀者心中各有評價,若能帶來一些啟發或彼此想法的撞擊,便足矣。

而這樣的複雜性,正是平台上觀點的多元性養成的。這也是為何,我認為獨立評論的撤文事件違反了我心中對它定義的價值。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中立客觀,評論尤其不需要,因為「主觀」,才有「觀點」。有不少平台是立場鮮明的,固然不需因此否定它們存在的價值,也並非無法激起深度的論辯,但我之所以最喜歡獨立評論,就是因為彼此觀點天差地遠的文章都能刊登(雖然偶爾也會看到品質非常低落的投書),各種議題、各種論述直接在同一平台上紛呈,而非大家轉到各自的臉書上隔空交火,我認為是最好的狀態。第一篇對馬習會的重量級評論說立院應該彈劾總統,那就看第二篇、第三篇提出不同的論點。這不是報導,因此作者的觀點不會影響平台本身的性質,反而下架特定言論才會影響平台的性質;如果要以「策展」形式規劃專題,那一開始就該做。

但即使撇開這次爭議事件,我為何而寫?我真的有資格寫嗎?我關心的事情駁雜,時常想做到的除魅,在夾著正職工作兩週一篇這難以沈澱的週期裡、有著時效性的議題評論裡,不夠周延的規劃和研讀,是否自己成了另一種「昧」?

因此,這陣子暫時不再供稿的決定,主要還是來自我對自身狀態的質疑。獨評給了我許多養分,而這兩年間的莽撞書寫,令我看見自己的不成熟。所見、所讀、所思,需要更深入而多方的理解,才算準備好,才能寫出更有意義的文字。

再說,部落格也荒涼了,我該回來種種草。